好書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第2個習慣:
✅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.✅
此章節的開首是叫你幻想一下自己的葬禮。你看著自己的軀體,家人朋友來向你道別,你希望他們記住你是個怎樣的人?你希望他們對你說以下的話嗎?
你父母說😌:「你一生都很努力賺錢,很讓我驕傲!」
你另一半說😒:「在一起那麼多年,吵過大大小小的事,現在你終於靜下來了。」
你子女說🤓:「真希望你可以給我多些零用!」
你朋友說🤩:「你平時吃好住好,出入富貴,其實我真的很羨慕你!」
你同事說🤔:「加班加得最多是你,最賣命工作是你,應該給你最佳員工獎。」
有句話作者說得非常對:「你平時可能很忙很忙,但很忙不代表你很有效率。(⋯⋯)你忙著向上爬梯子,但你有否留意,梯子倚著那道牆,是錯的?」
以前工作,我的時間表是以15分鐘為一個單位,一天的預定和實績都有記錄在案。如果我沒有這時間表的話,而同時很多ad hoc發生,我一定會做不完我的must do。但我又不想瘋狂加班,我要有私人時間,所以我必需嚴格管理自己的時間。後來,日復日,年復年,我真的覺得自己是籠裡跑圈的一隻倉鼠🐭。「為什麼我要這樣呢?到底是為了什麼?這份工作除了給我錢之外(而且不多😭),我還可得到什麼?」
⚠️❌很忙很忙,但不代表有效率,不代表是忙得對。❌⚠️
我們每做一件事,通常都有2個Creation。一個是精神上,另一個就是實際行動。例如你想煮一道菜,先想想要怎麼煮,需要什麼材料,煮出來是什麼味道⋯⋯想好了,才去煮。而不是一來就煮。
當然,有些人滿懷大志,要做到ABCDE,思緒清晰,十分清楚要有怎樣的人生,然後用200%力量往梯子上去爬。現實是,那是少數人,云云大眾通常常欠一幅End Picture。很多都市人一直在為忙而忙,都來不及想清楚就投身去忙,到有一天累了,突然燈泡亮了:「我到底為什麼而忙碌呢?」
書中還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:“Create a Personal Mission Statement".
我理解的是,這句Statement應該是出發自我們的核心價值。例如有些人是以配偶為中心;有些人以朋友為中心;有些人以工作為中心;有些人以金錢為中心等等,有可能是一個,也有可能是幾個中心點。
這句Statement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寫到,花幾個月時間也不出奇,寫完也可能要改,不要緊的。有了這Statement,我們行動才有依歸,梯子才不會靠在錯的牆上啊!